16-10-6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2016-10-06 07:00:00 來源:央廣網
【一帶一路新發現】境外經貿合作區:產能合作新平臺
央廣網北京10月6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從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出發,沿機場路一路向東,行駛大約40、50公里,穿過郁郁蔥蔥的松樹林,便是中白工業園了。這里既是中國最大的海外工業園區,也是白俄羅斯的巨無霸項目。成都新筑路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杜曉峰告訴記者,他們和白俄羅斯合作的18米超級電容新能源汽車,按計劃年底就能正式投入運營了。
杜曉峰:一次充電5到8分鐘,就可以把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充滿,公交車大概可以行駛15到20公里,如果公交線路超過20公里,我們在中間隨時可以補充充電,只需要3到5秒就可以。在以色列、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奧地利這些國家都已經有我們新能源汽車的產品投入使用了。
為了“引得鳳凰來”,白俄羅斯以國家最高立法的形式規定入園企業在稅收、土地方面享有的獨特優惠政策:十年完全免稅、十年稅收減半,土地可租用或轉為私有,租期可達99年。中白工業園區CEO胡政說,招商引資是園區的頭等大事,要積極推動兩國間的產能合作。
胡政:不僅要引進中國的企業、中國的資金,也要引進國際上的資金、國際上的企業來到中白工業園投資,特別要看重白俄羅斯周邊國家,中亞、俄羅斯和中東歐這些國家。我們要把中白工業園建設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標志性的工程,作為示范性的項目進行開發建設。
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底,我國企業在36個國家在建初具規模的合作區共計77家,累計投資231.3億美元,入區企業1465家。其中,在20個“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在建合作區占比超過7成。合作區的建立,形成了一批境外生產基地,推動了中小企業抱團出海,降低了入區企業的經營風險,也實現了我國與當地的共同發展。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國際產能合作很大程度上是中國現有的產能向海外延伸。產能合作對基礎設施、配套設施的要求是很高的,一般都是工業化程度比較高的、資本密集度比較高的、技術密集度比較高的產能,如果缺少一定的載體,產能合作方式的投資成本高、面臨的風險也大。通過建立境外合作區作為產能合作的載體——我做這么一個比喻,合作區為產能打了地基。
編輯:付若愚
關鍵詞:全文
2016-10-05 07:00:00
2016-10-04 07:00:00
2016-10-03 07:00: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