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縱深推進“三抓三促”行動】全力構建國土空間保護利用新格局
自“三抓三促”行動開展以來,甘肅省自然資源廳積極響應,緊緊圍繞“抓學習促提升、抓執行促落實、抓效能促發展”的要求,立足自然資源工作實際,全力構建國土空間保護利用新格局,以高水平生態保護修復支撐高質量發展,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綠色轉型取得新成效。
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三抓三促’行動為我們的工作提供了明確指引,讓我們更加堅定信心,聚焦重點任務,真抓實干,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在抓學習促提升方面,省自然資源廳組織干部深入學習國土空間規劃、生態保護修復等領域的政策法規和專業知識,提升干部業務能力。“我們定期開展業務培訓和研討交流,讓每一位干部都能準確把握政策方向,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一位參與培訓的工作人員說道。
抓執行促落實上,強化規劃管控守底線。省自然資源廳印發實施生態修復、礦產資源、地質災害防治等3個省級專項規劃,編制黃河流域國土空間規劃,對流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利用作出專門安排。黃河流域涉及的9市州58縣劃定生態保護紅線4280萬畝,占土地面積的18.6%。同時,制定生態紅線和城鎮開發邊界管理實施細則,嚴格落實生態保護紅線內有限人為活動審核,嚴控城鎮開發邊界無序擴張。截至目前,已完成流域保護地內275宗礦業權退出,切實保護自然生態系統。
為抓效能促發展,省自然資源廳堅持節約利用提質效。印發倉儲、物流業項目建設用地等6項土地使用標準,加大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處置力度,2023年度全省單位GDP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4.97%。統籌配置土地利用計劃,保障重點產業、招商引資、基礎設施等用地需求。在礦產資源開發上,強化綠色勘查開發,黃河流域9市州建成綠色礦山41座,推動資源節約高效利用。
省自然資源廳統籌系統治理優環境,積極履行生態修復專責組組長單位職責。完成歷史遺留礦山生態破壞調查評價等工作,爭取中央和省級資金,實施甘南“山水工程”及平涼、白銀等地的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累計修復土地250.95萬畝,有效改善生態環境。同時,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協調市縣投入資金23.46億元,實施風險調查等項目,蘭州主城5區等地重點鄉鎮實現地質災害精細調查全覆蓋,完成黃河流域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3.07萬戶、12.63萬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下一步,省自然資源廳將持續深入推進“三抓三促”行動,不斷優化國土空間保護利用工作,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王梓懿)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