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涉企政務服務全程代辦、啟動“拆圍透綠”工程、集中供養困境兒童……近年來,湖南省常德市漢壽縣探索打造民生實事“七張名片”,持續增進民生福祉,讓群眾幸福生活觸手可及。央廣網湖南頻道推出《民生溫度 情暖漢壽》系列報道,記錄這場民生行動繪出的“幸福圖景”。

央廣網常德4月3日消息(記者黃珂嵐)春日傍晚,天色漸暗。在湖南省常德市漢壽縣愛心學院,放學后的孩子們從校車上歡快地蹦下來,排隊、洗手、直奔食堂。胡蘿卜燒肉、豬肝炒木耳、涼拌西紅柿,每餐“三葷兩素一湯”不重樣,孩子們按年齡從小到大排隊取餐,在各自專屬餐桌用餐。

漢壽縣愛心學院的孩子們在食堂排隊打飯(央廣網記者黃珂嵐 攝)

“這里的飯菜很好吃,我每天還要加餐”“平時喜歡打籃球,最近我又長高啦”“上個學期我考了班上前幾名”……孩子們一邊用餐,一邊開心地跟記者分享著他們在這里的生活。

漢壽縣愛心學院對135名縣內的困境兒童進行集中免費供養,為他們提供免費食宿和課后輔導,通過打造多元支撐的關愛依托、拓展豐富的成長路徑,為困境兒童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成長保障體系。

據介紹,漢壽縣愛心學院由縣委、縣政府主導,部門聯合、社會參與組建而成的一所創新型學院,于2023年4月成立。學院由漢壽縣民政局牽頭,聯動各部門合力保障運行:縣教育基金會提供后續保障,縣國資中心提供5臺校車每天早晚統一接送,縣農業農村局提供米、面、油、蔬菜、水果,縣畜水中心提供肉、魚、禽類等,縣衛健局提供醫療服務。

在這里,孩子們每天早上乘坐統一校車前往縣龍池實驗中學或附屬小學上課,晚上放學回來吃晚餐、完成作業、洗漱休息。周末或者假期,還開設有樂器、書法、美工、口才等特色課程,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他們的生活用品,用餐以及水果牛奶均為免費提供。

愛心學院生活區(央廣網記者黃珂嵐 攝)

記者走進學院大樓,以德善、夢想、感恩、愛心為主基調的墻體彩繪映入眼簾,仿佛進入到一個溫馨的童趣世界。“我們在學習區設置了自修室、書法室、美工室、心理咨詢室等場所,孩子們可以培養個人興趣愛好。室外也有運動場,配備有各項運動器材。”愛心學院老師劉琪介紹。

心理咨詢室(央廣網記者黃珂嵐 攝)

在生活區,每層樓都配有洗衣房,房間內的空調、書桌、衣柜等配置一應俱全。每個房間各有特色,既有記錄美好瞬間的照片墻,也有勵志的名言警句,還有自己的創意作品。

近年來,學院實行“民政+教育”雙管理,由縣民政局相關負責人擔任執行院長,縣教育局選派優秀業務骨干擔任學習副院長、后勤副院長,精選4名中小學教師擔任輔導老師,并由人社局招聘工作人員12名,為在院學生學習生活提供了優質的師資力量。學院以養成教育為主,著重培養學生文明禮儀、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安全習慣;以藝體教育為輔,幫助學生發展興趣愛好和特長;以主題教育和傳統節日為活動載體,培養知禮懂理的新時代好少年。

“我們以‘為每一個孩子的終身幸福奠基’為辦院目標,對全體困境兒童從德智體美勞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教育引導。希望孩子們能把這里當成他們的第二個家。”劉琪說。

編輯:楊清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