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在湖南嘉禾縣珠泉鎮鰲峰社區,一片曾被砂石占據的耕地現已重現生機,新播的油菜苗正穿透改良后的土壤舒展新綠。這片“復活”的沃土,是嘉禾縣自然資源局運用“天眼”衛片執法系統精準鎖定違法圖斑,以“零容忍”態度整治耕地“非農化”的生動見證。
今年2月,自然資源部衛片系統推送了1處疑似違法圖斑引發整治風暴。珠泉鎮自然資源所立即啟動“圖斑核查+實地踏勘”雙軌機制,發現鰲峰社區近2畝基本農田被砂石堆料占壓,土壤嚴重板結。
整改后的場景(雷海波 攝)
珠泉鎮政府立即啟動“田長制”應急響應,組建由紀檢監察、自然資源、農業農村等部門組成的聯合工作組,開展入戶普法、機械清運、土壤改良全鏈條整改,累計清理砂石200余立方米。同時,引導村民簽訂耕地保護承諾書,搶播油菜實現“整改即復耕”。
近年來,珠泉鎮創新實施“三強化”機制,依托“村村響”廣播開展耕地保護宣講30余場次,建立三級田長巡查網絡;自然資源、紀檢監察等部門形成執法閉環,通過“土地流轉+規模種植”模式打造富硒爻山、蓮樓等村示范片,讓撂荒地變身“增收田”。
目前,珠泉鎮通過“清、整、種”三步戰略,已恢復耕地生產功能近200畝,耕地保護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雷海波 陳嘉)
編輯:楊清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