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財經評論 > 正文
胡善聯:全科醫生更需要專業化培養
2011-06-23 13:55 來源:中國廣播網我要評論中廣網北京6月23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觀察》報道,昨天(2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建立全科醫生制度,這條最新的消息一下觸及了醫療改革的老話題——培養全科醫生。
全科醫生,就是綜合程度較高的全能醫學人才,主要職責是在基層承擔預防、保健、常見病多發病診療、病人康復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體化服務,被稱為居民健康的守門人。全科醫生在上個世紀80年代后期引入我國,目前我國全科醫生的培養和使用還處于起步階段,現在提出要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究,竟有什么樣的重要意義呢?普通居民又能享受到哪些實實在在的好處呢?經濟之聲特約觀察員、復旦大學經濟衛生經濟學胡善聯教授給出了他的觀點。
主持人:世界衛生組織和世界家庭醫生組織曾經在一份合作文件中指出:“任何國家的醫療衛生系統如果不是以接受過良好訓練的全科醫生為基礎,就注定要付出高昂的代價。”多年來,我國一直非常重視全科醫生的培養,昨天國務院常務會議又提出要建立全科醫生制度,有觀點說根據國際上已經形成的共識,只有培養全科醫生才能夠真正緩解看病難。您同意這樣的觀點嗎?
胡善聯:我完全同意這個觀點,全科醫生是健康的“守門人”,而且還是一個“看門人”。對居民來講是健康管理的重要醫生,全科醫生也是醫學人才中的一部分,實際上也是一種專科,但是這是一種全能的醫學人才,所以不一定在某一個專科,但是至少在內、外、婦、兒或者其他的一些醫療康復、慢性病的看護中都有一定的基本技能,這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之前一直在提加強全科醫生培養,這次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到要建立全科醫生制度,一詞之差有什么政策上的差別嗎?
胡善聯:過去我們只是提全科醫生這個名稱,沒有作為一個制度。把它作為一個制度就不僅是一個培養的問題,還是一個長期的人力規劃與發展。全科醫生在專科培養上也有獨特的地方,而且更貼近基層。
[1][2]
編輯:劉中琪
猜你喜歡
央廣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