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新經濟發展需要更堅實的理論支撐
2016-04-18 22:54:00 來源:新京報新媒體
中國經濟新鮮出爐的一季度數據,被諸多分析機構評論為“企穩回暖”。4月15日,項目參與者、北大國發院教授沈艷向前來考察的李克強總理介紹了這一研究結果。李克強贊許道,“我們要積極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新經濟發展能夠帶動大量就業,也會為傳統動能改造提升創造條件。”
中新社 劉震 攝
中新社 劉震 攝
李克強總理接過一份材料,翻了兩頁后饒有興致地抬頭問道:“你們專門在研究‘新經濟’?”
“對,這是我們推出的一個‘新經濟指數’。”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教授介紹說。
發展研究院所在的北大朗潤園內,朱漆門廊邊的古樹吐出嫩綠的新葉。中國經濟新鮮出爐的一季度數據,被諸多分析機構評論為“企穩回暖”。而國家發展研究院發布的“新經濟指數”,同樣透出一絲暖春氣息:今年3月,新經濟占整個中國經濟的比重為32.1%,比2015年的最高值上升了2個百分點。
4月15日,項目參與者、北大國發院教授沈艷向前來考察的李克強總理介紹了這一研究結果。她說,國家發展研究院與財新傳媒合作推出“新經濟指數”,通過大數據對9大行業、100多個類別的“新經濟”進行分析研究,度量中國經濟轉型中“新經濟”相對于“傳統經濟”的活躍程度。
“‘新經濟指數’不僅能夠衡量我國新經濟的發展情況,對于宏觀經濟全局也有‘先行指數’的意義。”她說,“在傳統經濟復蘇之前,我們已經看到了新經濟增長的表現。”
“你們做了一件開創性的工作!”李克強贊許道,“我們要積極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新經濟發展能夠帶動大量就業,也會為傳統動能改造提升創造條件。”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總理提出,當前我國發展正處于這樣一個關鍵時期,必須培育壯大新動能,加快發展新經濟。他在15日的考察中說,經濟學、社會學里有一個“S型曲線”理論:當舊動能增長乏力的時候,新的動能異軍突起,就能夠支撐起新的發展。
“只靠傳統動能難以實現中國經濟的中高速增長,必須依靠新經濟,走出一條新的‘S型曲線’。”總理說。
“這樣中國經濟就能上一個‘新臺階’。”林毅夫在旁接口道。大家都笑了。
前身為北大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的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聚集了林毅夫、周其仁、張維迎等一批著名經濟學家。2015年底,該院入選首批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單位。今年初,林毅夫牽頭建立的“新結構經濟學研究中心”與聯合國南南合作辦公室簽訂諒解備忘錄,組建“南南學院”。
“你這個‘新結構經濟學’,還是發展經濟學的一個分支。”李克強與林毅夫討論道。
林毅夫連連點頭:“您說得對,有人認為新結構經濟學是發展經濟學的第三波思潮。”
在北大國發院的“萬眾樓”前,總理與多位知名學者交流,了解大家的研究成果,并和大家合影留念。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不少多難選擇,宏觀調控、轉型升級等都需要在理論與實踐上不斷提高和創新。”總理說,“希望你們繼續努力,為我國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提供更加堅實的理論支撐。” (記者 儲思琮)
編輯:付若愚
關鍵詞:新經濟;李克強;理論支撐;新傳媒;動能
一篇題為《我的父母在經濟上已被時代撇下》(以下簡稱《撇下》)的文章最近被熱轉。我也不乏“清北人”的朋友,他們中一些人的職業追求和生活狀態,或許正如《撇下》一文所說的那么精彩。為撇下父母和同齡人得意,那只是精致的利己者。
2016-03-30 09:33:00
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必須培育壯大新動能,加快發展新經濟。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科技成果轉換引導基金理事長馬蔚華強調,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既是伴隨陣痛的調整過程,也是充滿希望的升級過程。
2016-03-17 15:36:00
股市層面,“注冊制”延后,“設立戰略新興板”被刪,今年開通“深港通”,是股市的新變局;經濟層面,債轉股、新型城鎮化、新經濟,是經濟的新驅動。
2016-03-17 08:41: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