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數字家庭建設方興未艾。數字家庭以住宅為載體,以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通信、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驅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多樣化生活需求。住房城鄉建設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選取19個地區作為試點開展數字家庭建設,在對試點地區進行中期評估的基礎上,形成《數字家庭建設可復制可推廣經驗做法清單(第一批)》,為各地數字家庭建設提供寶貴經驗。

  馭“數”而行,跑出為民服務“加速度”。數字家庭并非簡單地將數字技術嵌入到住房中,而是以家庭空間為核心,深度融合數字家庭產品應用與工程設計,強化宜居住宅和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滿足人民群眾在住房、小區、社區及城區等各類空間維度的數字化、智能化需求,著力提升便民服務水平。比如上海市臨港新片區在試點范圍全部實現光纖到戶、到間,基礎平臺實現“一網通辦”;啟動智慧物業服務管理建設,智能家居實現多場景應用聯動。蘇州市相城區御窯花園項目將智能化元素融入老舊小區改造,增設周界報警系統、車輛管理系統等,切實改善老舊小區居住環境。銀川市金鳳區聚焦“一老一小”群體,以數字家庭智能安防體系建設為重點,打造家庭智能安防、公區智能防護、老人未成年人智慧關懷等場景。青島市城陽區搭建區級數字家庭基礎平臺,與已有政務服務平臺互聯互通,鏈接公共服務、醫療保障、創業就業、社會保障、養老服務等事項,實現政務服務“家里辦”。

  乘“數”而上,釋放政策指引“政能量”。自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各試點地區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工作機制等方面積極探索推進。一是夯實數字家庭建設基礎。比如克拉瑪依市在試點項目建設中應用“云+邊+端”數字化家庭信息箱;廣州市番禺區建成覆蓋全區的光纖網絡,住宅小區實現5G信號深度覆蓋。二是完善標準體系。比如廣東省印發加快發展數字家庭提高居住品質若干措施,四川省組織編制《四川省數字家庭建設指南(試行)》,上海市臨港新片區制定高品質住宅設計導則,充分發揮政策引領作用。三是強化組織實施。比如青島市城陽區、蘇州市相城區、張家港市等試點地區成立了由主要領導負責的工作小組(專班),建立了“政府主導+市場協同+多元參與”機制,激發各類主體參與積極性。

  逐“數”興業,激活改革發展“新動能”。數字家庭作為微觀領域觸達居民生活的技術觸手,是引領產業升級、推動相關產業培育的重要抓手。推動融合發展,上海市臨港新片區、蘇州市相城區等地區積極推進傳統產業數字化改造,激發傳統優勢產業與數字技術深度融合。拓展場景應用,青島市城陽區圍繞家庭消費場景,根據社區居民人員結構和消費習慣,建設智慧生活館、福利倉、社區在線商超,培育數字家庭的本土品牌,探索新業態培育模式,實現以試點育產業,以產業促經濟。聚焦產業鏈培育,深圳市龍崗區以建設深圳建筑產業生態智谷為契機,構建“數字家庭—智慧樓宇—智慧社區—智慧城市”生態鏈條,促成頭部企業落戶,推動住房城鄉建設部全屋智能重點實驗室、低碳建筑工程技術創新中心等科創平臺入駐發展,招引全屋智能涉及的智能終端、建筑科技、智能化集成等環節10余家上下游企業落戶,引導要素資源、企業、科研平臺等進一步集聚,共育產業生態。

  乘風破浪潮頭立,揚帆起航正當時。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要抓住機遇、順勢而為、乘勢而上,積極推動數字家庭建設,為共同構筑美好生活新圖景注入強勁動力。

編輯:安垚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