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2025年天津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獲悉,去年以來,我市積極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和供給力度,多措并舉完善住房保障體系,有效解決新市民、青年人和困難群眾的住房難題。截至目前,我市累計籌集建設保租房9.1萬套(間)、竣工5.3萬套(間),已運營3.8萬套,中心城區平均出租率超過90%。2024年,向8.1萬戶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發放租房補貼4.66億元。農村困難群眾危房實現應改盡改。
據了解,天津市通過集中建設、存量住房轉化等方式,多渠道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力度,優先安排在交通便利、公共設施較為齊全的區域,加快解決工薪收入群體住房困難。2024年,天津市籌集建設7500余套保障性住房,超額完成年度7000套目標,形成實施一批、儲備一批、謀劃一批的項目滾動推進機制。與此同時,堅持以需定轉、以需定籌,組織各區采取線上線下多種方式研判市場需求,對7萬余人開展需求摸底調查,為促進供需匹配提供有力支撐,力爭實現因盤而活、盤而有效。
天津市充分挖掘存量資源推動保租房建設。目前,全市利用存量非居住房屋改建、閑置房屋改造、閑置土地建設等方式籌集8.1萬套,占全市總量約90%。天津市全面升級了住房租賃服務監管平臺,與提取公積金、申領居住證、教育等平臺實現互聯互通,為群眾辦理公共服務事項提供便捷高效服務。
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是引才留才的重要工作之一。“為了堅持精準對接供需,多渠道宣傳政策。去年5月份、6月份,我們結合高校畢業季,會同市教委開展了37次保租房進校園活動,約2.3萬名畢業生參加活動,有1700余名畢業生租賃了住房,累計減少畢業生租房成本約337萬元。”市住房城鄉建設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此外,天津市發揮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服務產業、服務企業、服務招商引資項目、服務人才的作用,先后為市公安局、財經大學青年職工對接提供安居服務,并合理匹配供需,為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鐵十八局、順豐、京東、肯德基等企業提供適宜的員工住房。通過打造便利的居住條件,達到吸引優秀企業和項目來津落戶、匯聚各方人才的效果。
該負責人表示,今年將繼續堅持租購并舉,進一步完善“保障+市場”的住房供應體系,更高水平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2025年,天津市計劃向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發放租房補貼4億元,預計惠及7萬個家庭。積極盤活存量閑置公租房,推動公租房用作保租房工作,解決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問題。計劃繼續籌集2000套(間)保障性租賃住房。同時,根據群眾實際需求,加強項目精準保障,進一步提升項目運營品質。穩步發展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計劃出臺保障性住房配售管理等配套政策。加快在建項目建設,全力推動項目早建成、早惠民。目前,河西區洪澤路、南開區汾水道、河東區勝利巷、河北區志成路、紅橋區麗水苑、濱海新區北塘街等一批新建項目已開工,河西區龍錦馨園、南開區云川里等一批現房轉化項目將于2025年上市銷售,可提供2900余套房源,更好滿足工薪群體剛性住房需求。(記者 陳璠)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