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我市戰新產業向新向前向未來

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5%,占GDP比重達42.3%

三折疊屏手機薄如紙片設計精美,將“平板電腦”輕松裝進口袋;智能駕駛技術加速迭代,人工智能端到端優化駕乘體驗;無人機點亮城市夜空,高科技“焰火”炫彩奪目……過去一年,這些誕生于深圳的高科技成果扎堆涌現,不斷刷新市民的生活體驗。

鍛造新產品始終繞不開強大產業體系的支撐。2024年,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5%,占GDP比重達42.3%。錨定加快建設全球領先的重要的先進制造業中心的目標,深圳借助快速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競爭格局中不斷向新向前向未來。

錨定新產業,瞄準戰略重點迎勢而上

過去一年,深圳“20+8”產業集群發展亮點頻頻,智能網聯汽車、人工智能、低空經濟與空天等戰略重點類產業集群均交出了不俗的成績單。

新能源汽車產銷兩旺已然重塑汽車產業結構。在電動化的上半場,深圳一馬當先,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第一城”;在智能化的下半場,深圳同樣奮發有為,搶抓機遇在風口上乘勢而起。

2024年,深圳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增加值1023.72億元,同比增長38.8%,躋身為城市又一個千億級產業。快速發展的背后,是深圳企業發揮創新優勢,市場主體緊密合作結出的成果。

今年1月,深圳本土自動駕駛技術企業元戎啟行與smart達成合作,雙方共同開發新一代智能駕駛系統。“這項合作不僅能夠推動公司的前沿技術落地,也能賦能海外業務,為中國智駕出海按下快進鍵。”該公司CEO周光說。事實上,在汽車智能化的浪潮中,元戎啟行一直走在技術創新的最前列,較早就布局人工智能端到端技術方案,與國內頭部車企達成緊密合作。

目前,深圳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企業超過2700家。依托比亞迪、華為等頭部企業品牌效應,速騰聚創、卓馭科技、匯川技術等一批細分領域龍頭企業快速崛起,產業鏈上下游融合創新,智能駕駛技術得以上車應用、迭代升級。

智能駕駛背后的底層技術是人工智能。在深圳,AI技術的應用場景可不僅僅局限于汽車,它已經融入千行百業,催生出新市場與新機遇。在大模型領域,華為的盤古大模型在醫藥、金融、設計等多個行業類別展開應用,激發發展活力;在制造業領域,人工智能讓人形機器人走上產線做工人,具身智能生產線提升智能化水平;在城市治理領域,深圳的法院、氣象等部門打造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標桿,釋放“人工智能+”乘數效應……

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細分類別中,深圳低空經濟與空天發展迅猛是一大亮點。2024年,該產業集群增加值213.77億元,同比增長26.4%。深圳全年共實現無人機載貨飛行77.6萬架次、開通無人機航線250條、直升機載人飛行2.8萬架次;建成各類型起降設施483個、建成5G基站8萬個。深圳成為中國低空經濟領跑者,不斷飛出“新高度”。

深耕新產業,挖掘優勢產業潛力

作為制造業強市,深圳擁有全部31個制造業大類,為制造業的全面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在眾多領域都形成較強的競爭力。

實力的背后是創新提供的底氣。精密測量是一個小而美的行業,是先進工業制造中品質控制的重要“尺子”。去年,在高端精密測量行業深耕多年的中圖儀器成功研發推出臺式掃描電鏡,作為“首臺套”設備,其進一步提升了我市高端裝備與儀器產業發展水平。

“掃描電鏡最大可放大20萬倍進行觀察,且能夠同時保證高分辨率、高抗干擾性以及高易用性,滿足制造業現場復雜環境下的使用需求,可以呈現精度達2納米的分辨率性能。”中圖儀器副總經理張鵬說,“我們堅持每年把至少20%營業收入投入研發,不斷豐富產品體系,滿足先進制造業各個領域的精密測量需求,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深圳已在電子信息領域積累多年發展優勢,依托龍頭企業的強勢地位,智能終端產業集群的市場份額不斷鞏固。

面對壓力與挑戰,華為在去年推出了全球首款量產三折疊手機驚艷世界,并通過一系列極具號召力的手機產品,在智能終端領域展現強大的競爭實力。2024年第四季度,華為以18.1%的市場份額躍居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銷量排行榜榜首;

深耕海外市場的傳音控股持續推進全球化布局,不止于作為“非洲手機之王”,該公司旗下三大品牌手機還遠銷南亞、東南亞、中東和拉美等全球新興市場國家,市場地位不斷穩固;

在坪山區的榮耀智能產業園,每28.5秒就有一部手機新鮮出爐,在完成打包和取貨配送后即可發往全國各地。在150米的制造產線上包含了100多道工序,其中85%的工序都由自動化設備完成。

終端企業深受市場認可,離不開背后完善的產業生態。深圳通過政策鼓勵企業開展聯合研發,強化上下游供應鏈生產配套,提升鏈主企業帶動能力,增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能力,最終形成不斷向新向前向未來的發展趨勢。

做強新產業,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

制造業始終是經濟增長的基本盤,做強做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方能為高質量發展儲備充足動能,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提供強力支撐。

2024年3月,“20+8”產業集群2.0版本上線,圍繞八大重點任務分類推進精準施策,同時提出到202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超1.6萬億元,打造形成4個萬億級、4個五千億級、一批千億級產業集群。

實現宏偉目標終究需要腳踏實地。為加快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深圳不斷加強政策扶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圍繞產業集群布局創新資源,促進創新型企業發展。

在產業端,深圳三個重點產業專班——深圳市醫藥和醫療器械產業辦公室、深圳市新能源汽車產業辦公室、深圳市人工智能產業辦公室在2024年正式運作。在以上三大產業領域中,深圳已積累了一定的發展基礎。產業辦公室的設立凸顯出深圳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決心,勢必將進一步激發未來發展的新動能。

在創新端,深圳打造了“6個90%”的創新密碼,夯實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與此同時,深圳布局建設了3個國家級、7個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培育了41個國家級、360個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4個國家級、132個省級工業設計中心,創新網絡日趨完善,產業創新的基礎愈發牢固。

“創新中心通過整合優勢資源在某一領域形成創新高地,其往往采用‘公司+聯盟’的發展模式,匯聚科研機構和行業內頭部企業的優勢資源形成創新共同體,促進產學研一體化,使產業和科研形成有效整體,進一步釋放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創新發展活力。”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公共經濟研究所所長汪云興說。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面對新的一年,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蹄疾步穩揚帆遠航,向著更高的目標不斷邁進。(記者 熊子恒)

編輯:唐晨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